近年來,我國實施了優質糧食項目,制定了我國優質糧油系列行業標準,突出了綠色優質、營養健康、節約糧食、減少損失。在此基礎上,各地制定了當地優質糧油標準,積極引導糧食加工企業從追求加工精度到生產優質糧油產品。東吉良米倉智能碾米機的研發生產,正是與時俱進的綠色科研成果。
中央辦公室、國務院近日發布的《糧食節約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提高糧食加工轉化率,提高糧食加工業數字化管理水平,發展全谷物產業,加強糧食資源綜合利用,減少加工過程中糧食損失。
加工環節是糧食損失和嚴重浪費的環節。據估計,我國糧食加工環節每年損失150億公斤。國家糧食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孫輝認為,消費觀念指導滯后,成品糧食過度加工問題突出,新理念、新技術推廣不足,加工工藝不規范,加工副產品利用率低是糧食加工環節損失的重要原因。
從過度加工到適度加工。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一度陷入過度追求精米白面、主食精細化的誤區。為了迎合市場,糧食加工企業有很多過度加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市場供應的精米占90%以上,加工精度高的產品的市場份額也在擴大。
國家糧食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孫輝說:過度追求精米不僅失去了大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而且增加了能耗,極大地浪費了水電資源,減少了成品糧食的產量。長期食用精米也可能因缺乏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而產生隱性饑餓,這對居民的健康有潛在的風險。
令人欣慰的是,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升級,人們的消費觀念已經從吃得好轉變為吃得營養健康。為了滿足新的需求,糧食加工企業也從過度加工轉變為適度加工。東吉良米倉共享碾米機碾米功能可以保留大量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胚芽鮮米長期食用后能增強人體的抵抗力,被視為“植物中的軟黃金”,這與其他大型碾米機留下的精米成分不同。